我叫劉玲,今年33歲,在農村經營著一家小型超市。隨著時代發展,農村人口逐漸外流,交通條件改善,人們可以到更方便到城市購買商品以及網購沖擊等因素,尤其是疫情期間,進店人數和營業額一天不如一天,但是我堅信不要懼怕困難,只要合理改變,事情總會有眉目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得知了“燕子到家”平臺,一個人,一部手機,一臺配送三輪車,幾乎零門檻,無押金,有補貼的模式迅速吸引了我,平臺工作人員給我詳細介紹了農村快遞行業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,目前,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以上城市都有快遞網點,全國96.6%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。然而,快遞到鄉鎮并不是農村快遞的終點。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,農村居民對快遞的需求越來越多,進一步將快遞服務網絡延伸到農村成為大勢所趨。
我所在村距離鎮上約4公里,雖然有郵政網點,但賣家發貨選擇的某民營快遞卻不送達,還讓我自己當天就去領取,三天不取就要退回去,而乘車去往返需花費10元。我覺得非常不合理,現在我加入了燕子到家,成為一名快遞進村配送到家的專業配送員,農村居民只需1元即可享受到足不出戶,快遞配送上門的優質服務,剛開始時通過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微信購物社群,發信息推廣宣傳,很多人都問我是不是免費代取,當時我覺得好氣又好笑,因為每個人的心理都是有種占便宜的心理,所以剛開始半個月為了積累種子用戶,所有快遞包裹免費代取,沒過多久附近的很多村也都知道我的信息,從第一個月的每天10多單,到現在每天100多單,我明白,做快遞配送需要慢慢地積累人氣,靠朋友們的口碑來宣傳,可能一開始沒人理解,沒有單量,但是既然選擇了,就應該堅持。
在往后的工作中,雖然這看似只是一份簡單的“跑腿”工作,但其間所發生的溫暖故事讓我發覺,這份工作的意義不僅于此。我的客戶里,有在城里上班,托我代領快遞給家里老人捎去米和油的子女;還有在家帶孩子脫不開身...漸漸地,這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每個月5000多元的穩定收入,更多的是那份將關愛送上門的獲得感,還有在家門口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幸福感,現在的我,很滿足。